东京热无码免费a片免费下载,老熟女草BX×,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,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
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經濟作物 » 正文

小麥受冷害后的補救措施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3-05-15
核心提示:小麥生長進入孕穗階段,因遭受低溫發生的危害稱為低溫冷害。小麥遭受低溫冷害的原因:小麥拔節以后至孕穗階段,處于含水量較多、組織幼嫩時期,抵抗低溫的能力大大削弱。
 小麥生長進入孕穗階段,因遭受低溫發生的危害稱為低溫冷害。小麥遭受低溫冷害的原因:小麥拔節以后至孕穗階段,處于含水量較多、組織幼嫩時期,抵抗低溫的能力大大削弱。小麥幼穗發育至四分體形成期(孕穗期)前后,要求日平均氣溫在10℃-15℃,此時對環境低溫和水分缺乏極為敏感,尤其對低溫特別敏感,若最低氣溫低于5℃-6℃就會受害。小麥產生低溫冷害的特點是,莖葉部分不受其害,無異常表現,受害部位是穗的全部或部分小穗,表現為延遲抽穗或抽出空穎白穗或麥穗中部分小穗空癟,僅有部分結實,嚴重影響產量。

  凍害防御措施:

  1.選用適播品種。在凍害常發地區,應適當增加抗寒性較好、拔節較晚的半冬性品種面積,特別是旱地小麥要控制弱春性品種面積,防御凍害。

  2.嚴格掌握適宜播期。冬性小麥的最佳播期為10月8-12日,弱春性品種的最佳播期為10月15-20日。

  3.適時灌水。根據當地天氣預報,在寒流襲來之前進行灌水,提高近地面和葉面附近的氣溫,形成小氣候,能防御或減輕為害。一般在降溫前1-3天灌水效果最好,灌水防凍以選擇微風或靜風天氣效果顯著。

  4.熏煙防霜凍。當發生霜凍時,采用田間地頭熏煙的辦法有良好的防霜凍效果。無論灌水防凍還是熏煙防霜,均要對易發生凍害的重點地段和易受凍害品種進行優先安排。

  凍害后的補救措施:小麥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,當主莖和大分蘗凍死后,根系仍然吸收養分和水分,基部分蘗節的潛伏芽迅速萌發滋長,只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,它們都有可能抽穗結實。及時追施少量速效氮肥,每畝施尿素5-7.5公斤,結合灌水、中耕松土保墑,進行補救。
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關鍵詞: 小麥 冷害 補救 措施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11.854 second(s), 1107 queries, Memory 3.85 M